2018至2021年5月,五河法院受理涉彩礼案件共计111件,涉案标的额为11686391.29元,占比全院受理民事案件案件6.7%。
一、2018年至2021年5月受理涉彩礼案件情况分析
2018年全院受理案件数35件,单案最高标的额为226541元,总计彩礼金额3674295元。2019年全院受理案件数40件,单案最高标的额为976856.29元,总计彩礼金额4471401.29元。2020年全院受理案件数21件,单案最高标的额为500139元,总计彩礼金额2508463元。2021年1月-5月,全院受理案件数15件,单案最高标的额为166700元,总计彩礼金额1032232元。
从近几各项数据发现,2020年受疫情影响外,每年受理婚约彩礼纠纷案件的数量在稳步增长,且单案的涉标的额逐年上升。虽然近年来我院受理的民间借贷纠纷、离婚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劳务合同纠纷等民事案件大幅增长,但婚约彩礼纠纷案件占民事案件的比重及涉案标的额隐隐有上升之势。
二、“天价彩礼”案件特点及反应的问题
(一)案件涉及的财产或财产权益法律关系复杂
这类纠纷案件不仅包括给付的现金、金银首饰等实物权益,还常常涉及到因此所产生的债务等纠纷,法律关系复杂。
(二)纠纷主体混乱导致诉讼主体混乱
审判实践中遇到的最常见难题就是纠纷主体混乱导致诉讼主体混乱。实际中,彩礼给付的主体、接受的主体并不一定就是缔结婚约的当事人,彩礼的给付人、中间人、接受人多是双方的父母及媒人,因此,当纠纷发生后诉讼主体就很混乱。
(三)客观事实男查清、证据效力低
纠纷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效力低,彩礼约束的行为、数额难查清是婚约财产纠纷案件审理中常见的另一个难题。男女双方订立婚约后发生诉讼纠纷,双方提交的证据效力不高等使客观事实难以查清。
(四)彩礼难定性
“彩礼”的属性是什么,是缔结婚约的“定金”,还是附条件的赠与,目前并没有合法的界定。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男方肯定认为“彩礼”是“定金”,而女方则肯定认为是附条件的赠与。定性难,也是婚约财产纠纷案件审理难的一个难题。
合理的彩礼有利于情感表达,但天价彩礼则将婚姻明码标价,容易激起攀比心理,败坏社会风气。近年来,农村天价彩礼现象多发,现实中因彩礼问题致贫、返贫的案例,也常见诸媒体。在农村天价彩礼之风甚嚣尘上、群众不堪重负的背景值下,遏制农村天价彩礼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多方面共同发力,但司法审判的引导无疑是重要环节。法院在司法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中,要坚持问题导向,要以司法审判引导农村摒弃高额彩礼的不良陋习,显然意义重大。针对上述成因,在审理与宣传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一、审理“天价彩礼”案件的建议
(一)加强法制宣传,提高群众法制意识
要加强《民法典》及司法解释精神的宣传,使人们明白借婚姻索取财物既是陈规陋习也是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针对农村此类案件多发、易发实际,调整普法内容,特别要在农民群众中进行证据法律规定的普及宣传,帮助他们强化证据意识,依法维权。
(二)有效发挥基层调解组织作用
基层调解组织、民政、司法等部门要联手合作,强力调解,使此类纠纷的处理结果能兼顾法律规定和民俗民情。通过以案说法、具体纠纷调解等工作将矛盾和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推广优良的婚姻道德风尚,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稳定。
(三)加强对婚约财产纠纷案件的司法统一规范
因对“彩礼”的属性尚无权威的界定,婚约财产纠纷案件诉讼当事人的范围也就无法明确,故诉讼中因婚约财产纠纷当事人混乱导致的诉讼当事人混乱问题对案件审理的影响一直存在。因此,立法机关、最高院应对影响婚约财产纠纷案件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调研,尽早对“彩礼”的属性、当事人范围等问题进行解释、明确,以便统一裁判尺度,提高司法公信力。